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  教研动态
详细内容
“英语”话学术第二辑——聚焦研究方法 创新中国叙事


作者:    文章来源: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浏览次数:10    发布时间:2025-07-21


526日中午,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师生迎来了由专业学科带头人田德新教授主讲的第二场全英学术讲座。这次,田教授为师生们系统介绍了跨文化交际学ICC主要研究方法及发展脉络,并以自己发表的文章为例,深入讲解了叙事范式和如何利用该范式“讲好中国故事”。

田德新教授通过介绍时代背景等信息,带领大家回顾了跨文化交际学的学科起源,并由此引出爱德华·霍尔 (Edward T. Hall)、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等学者在奠定学科基础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他着重解析了文化交际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即社会科学方法注重量化分析与行为预测,解释性方法强调通过质性研究理解文化建构,批判性方法则聚焦权力关系与文化抗争。田教授提出“辩证整合”思路,主张在动态关系中融合三大范式,并强调了文化的动态性与关系的整体性。

在案例分析环节,田教授以自己发表的文章《“大禹五事”元叙事》为例,结合沃尔特·费希尔的叙事范式理论,从连贯性、逼真性的双重维度,剖析了中国神话传说作为国家叙事的理性内核。他指出,“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中蕴含的民本思想与担当精神,可以借助“叙事范式”这一经典理论视角一方面增强国内文化认同,另一方面有效地向国际受众阐释中国文明的起源逻辑。这样可以促进国际受众对中国过去、今天和明天逐步理解、欣赏和接受的同时,从本质上提升中国的正面、美好国际形象。田教授生动讲解,引发了到场师生的思考和互动。

田德新教授曾于今年3月为我院师生开展了题为《理论框架与国际顶刊论文发表——基于个人学术成长历程》的学术讲座;席间介绍了理论框架在实际研究中的运用和国际顶刊论文发表的经验与建议。作为英语学院全面提高师生科研意识、梳理科研思路、确立科研方向的新举措,该类型讲座活动还将持续进行。


撰稿:李娜

审核:田德新 王迪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 DLMM CESE V22.21 Build 20121210 | Copyright© 2004-2020 WWXY.XUJC.COM WWXY.XUJC.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