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党团工作  保先教育  理论学习
详细内容
构建和谐校园要实现三个转变


作者:吴健飞    文章来源:英语系    浏览次数:4935    发布时间:2008-01-20
在高等教育战线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做到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围绕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科学分析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大力建设健康、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实现学生的权益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努力做好三个方面的转变。

  抓好辅导员角色转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辅导员处于第一线,位置十分重要。辅导员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服务者,学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最终落脚点,是评价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尺。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和谐校园建设的发展,高校逐渐变成一个服务体,教育学生就是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第一,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变。现代教育意义上的辅导员工作,是积极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在服务学生的过程中,面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学生对未来的认识以及各种选择,辅导员必须给予充分的服务性引导。第二,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变。传统教育意义上的辅导员工作信奉的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把辅导员队伍本来极富创造性的工作简化为简单的重复劳动。而现代教育意义上的辅导员工作则不同,它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创造性与复杂性,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解研究学生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的方法。第三,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变。传统教育的特征之一是以教师为中心,辅导员在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必须绝对服从。权威型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他们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现代师生关系要求辅导员抛弃原来的角色形象,代之以对话者引导者角色,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参与性,树立起生活导师的形象。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转变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后勤社会化、学分制、就业制度等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走全方位、全过程、一站式服务的育人之路。

  我们必须树立全面育人的思想,以育人为前提来开展各项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阵地不能局限于第一课堂,而要进入学生生活、学习、活动的各个领域。因而,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三进领域三进公寓的建设。三进领域是指进网络、进学生社团、进学生就业指导全过程。通过扩大范围,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使之在网络平台、学生社团和学生就业指导全过程中具体化、生动化。三进公寓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进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进公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公寓。一站式服务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将与学生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集中办公,搭建为学生服务的综合平台。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提供方便。

  促进日常管理机制转变

  走尊重学生权利、适应管理体制改革的科学管理之路。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首先,纪律教育注重法律化、制度化、人性化。学校在制订有关政策制度时,要尽可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纪律教育要充分体现服务性,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学校的实情,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力和充分体现学生所必须承担的义务的前提下,建立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和谐校园建设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其次,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谓发展个性,对大学生来说,就是在学习上发挥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学习内容、方法做科学的判断、准确的选择。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动手、创新的能力,尽快找到后续学习的路径,并且能够学以致用,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同时,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充分发展个性。当然,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着眼共性教育就管死,强调个性教育就放任自流。既要给学生更多自由的空间,又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要从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管理措施等多方面入手,努力建立起适应大学生个性培养的教育教学体制。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 DLMM CESE V22.21 Build 20121210 | Copyright© 2004-2020 WWXY.XUJC.COM WWXY.XUJC.CN
All Rights Reserved.